本文转自:人民网-贵州频道
从习水仙人掌生态产业实践看石漠化治理
石漠化地区如何增绿又增收
黄小桃
除刺、清洗、切段、打汁、调味……炎炎夏日,一杯杯绿色清爽、清香四溢的仙人掌果饮接连送到游客手中,其独特口感让人直呼“过瘾”!
“没想到仙人掌还能榨成果汁,喝起来这么解腻!”游客欧菊点赞力荐,“平时出门聚会,来上一杯也是不错的选择”。
新鲜的仙人掌果汁。税会静摄
这款果饮,是“百年德耀”研发的第六款夏日饮品。作为贵州省习水县的本土品牌,门店还根据四季变化推出仙人掌花茶、仙人掌红茶、仙人掌养生茶等30余种系列单品。
“光是仙人掌果汁单店,每天接待的顾客就有400人左右,仙人掌日销售量能达500斤。”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说。
曾经无人问津的荒地“刺头”,何以成为消费者的“掌”上热饮?
走进习水县隆兴镇滨江村仙人掌种植基地,枝干粗硕、肉叶饱满的仙人掌沿着山头连片铺展。农户穿梭其间,手起刀落,将仙人掌麻利地采入篓中。
村民在基地采收仙人掌。税会静摄
滨江村地处赤水河边,气候干旱、常年高温少雨,境内多为撂荒石滩,产业发展长期受限。
为此,滨江村曾多次派村干部和种植大户外出考察,最终把目光锁定在更耐旱耐热的仙人掌上。“肉叶可储存水分,降低地表蒸腾;死亡后又分解成有机质,增加土壤肥力,一举两得。”
这一干,就是14年!如今,滨江村仙人掌种植面积从原来的300亩拓展到1200余亩,被当地人称为“绿色黄金”。
滨江村连片种植的仙人掌。税会静摄
“仙人掌是‘懒人庄稼’,栽下就能活,浑身也都是宝——嫩片的可以做菜、一年的可以榨汁、两三年的可以做成榨菜和面条……”隆兴镇滨江村仙人掌基地负责人杨陶江如数家珍。
据了解,滨江村通过“合作社+公司+农户”运营模式,形成从种植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,带动当地100余户农户实现增收。
习水红四渡仙人掌产业有限公司就是该运营模式下的企业代表之一。
作为一家从事仙人掌种植、研发、深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公司,“习水红四渡”现已建成仙人掌种植示范基地450亩,烘房200平方米,面条加工坊100平方米。
自2017年成立以来,公司便与科研机构展开深度合作,研发出以仙人掌面条、仙人掌饼干、仙人掌化妆品为代表的数十种畅销产品,带动近70人实现“家门口”就业,累计分红超40万元。
枝干粗壮、叶片饱满的仙人掌。税会静摄
“撂荒地复垦了,村民腰包也鼓了,日子越过越有奔头!”隆兴镇下派党建指导员宋友行说。
习水县滨江村的仙人掌生态产业实践,是贵州石漠化治理与撂荒地整治的一个缩影。
数据显示:从2005年到2022年,贵州石漠化面积从3.76万平方公里锐减至1.5万平方公里,减幅达60%以上;
其中,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幅超60%,成为全国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减少数量最多、幅度最大的省份。
2023年,贵州实现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744平方公里,年度治理面积位居全国第一;
2024年,贵州石漠化治理面积达887.83平方公里,持续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。
截至2025年5月底,贵州已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约3967.1平方公里。
当前,贵州正大力发展特色林果林药、特色畜牧业等12大特色产业,强化林下经济、生态旅游业等产业发展,为全国石漠化地区提供生态增绿、产业增值、农民增收的“贵州样本”。
万隆优配-51我要配资-线上股票配资软件-杠杆交易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